
11月14日上午犇牛聚财,惠州市第十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皇冠假日酒店举行。
作为客家人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惠州素有“客家侨都”之称,现有归侨6400余人,侨眷超7万人,海外惠州籍侨胞80万人、港澳同胞100万人,遍布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惠州市着力丰富载体、优化服务,推动为侨服务工作品牌化、精细化,不断提升归侨侨眷的幸福感、获得感,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
完善维权机制,落实侨益保护工作
惠州市侨联联合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惠州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犇牛聚财,推行涉侨案件识别、登记制度,实行涉侨案件集中归口审理;设立专门的立案窗口,对涉侨案件进行统一登记,为广大涉侨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加简便快捷的解决渠道。
以法为媒,搭建“连心侨”。惠州市侨联联合市司法局为侨界群众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精准智能的公共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全市各法律援助机构共为侨界群众解答法律咨询546次,办理涉侨公证385件。
拓宽普法渠道,丰富法律服务载体
2024年以来,惠州运用线上平台深入开展《民法典》及涉侨法律法规普法宣传教育;组织全市涉侨纠纷调解员队伍参加中国侨联在线调解实务培训6场;与惠州市司法局合作推送涉侨法律法规知识,编印《涉侨法律法规指南》,引导侨界群众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侨法同行犇牛聚财,护侨惠民。惠州还积极开展侨法宣传,在惠城区三栋镇举办“情暖侨乡 福惠民生”侨法宣传暨健康义诊、挥春送福活动。惠州维护侨益案例“香港江女士银行账户被冻结案”入选省侨联案例汇编。
增强联谊联络,精准提升服务效能
惠州积极推进联侨平台建设,以“侨”架“桥”盘活侨务资源,着力打造“一中心、多基地”惠港澳台侨特色服务合作平台,即以惠州港澳台侨综合服务中心为引领,联动各县(区)、统战各有关成员单位、港澳台侨社团,在全市7个县(区)打造特色服务交流基地,搭建与侨胞交流的“连心桥”。
以全面推进侨联基层组织建设为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惠州全市建成266个基层侨联组织,38个“侨胞之家”,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侨胞之家”、仲恺高新区潼侨镇新华社区“侨胞之家”获评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为侨界群众在联谊交友、文化交流、侨情收集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聚力打造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解决急难愁盼,推动为侨服务提质增效
排忧解难济侨困,倾情帮扶暖侨心。惠州凝聚侨界巾帼力量,组织侨界女性代表委员开展“点亮微心愿 服务暖群众”公益活动,为22户困难群众实现改善生活的微心愿。
惠州严格做好华侨事业费发放工作,2020年以来安排华侨事业费603.5万元,救助低保归侨、临时困难归侨侨眷1246人次。
此外,惠州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家庭和有突出贡献的归侨代表、开展归侨重阳敬老座谈等活动,传达党和政府对侨界群众的关怀。
南方+记者 糜朝霞
通讯员 周煜犇牛聚财
盈亚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